爱上海 419

安吉白茶网 > 资讯中心 > 安吉白茶新闻 > 正文

湖南质量兴茶之路

2007年9月18日 8:10

字体大小:

3427人浏览
人参与

质量兴茶是湖南茶业又好又快发展必由之路

  茶叶是我国具有传统优势的农产品,历史上为传播中华文明、扩大对外交流、促进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,被奉为中国的国饮。今天,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、全球化席卷各国的大环境中,秉于返回自然的消费浪潮,茶叶这一源自我国传播于世界的传统饮品,在世界“三大饮料”中一枝独秀,生机盎然;同时,因其健康属性、传统基础和优势地位,茶叶产业则被共认为是目前新农村建设中的民生产业和主导产业,对于农民增收、农业增效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。然而,怎样又好又快促进茶业这一朝阳产业的发展呢?我认为,坚持质量兴茶是关键。

  质量是茶产业的生命

  质量是产品竞争力的核心,是品牌的依托,是企业效益和发展的根本,可以说,质量是产品的生命、企业的支柱,也是一个产业的生命。市场的竞争就是质量的竞争,这是所有生产企业和行业组织最基本的共识和准则,茶业亦不例外。虽然从其被发现和饮用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,但从茶叶原料到茶产品,茶业一直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,而产品质量的好坏却始终影响着整个茶产业的规模和发展。在商品经济初期,我们有过因生产粗放、忽视质量而出现生产严重滑坡、产业萎缩的教训 。

  时代在变,消费市场、消费习惯在变,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,人民对茶叶品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,不仅要求营养、风味、品质,还要求安全、卫生,同时对健康、饮用方式以及消费带来的额外意愿满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由于在新世纪之初,我们把住了这一趋势,加快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品质优化,茶产业重获生机、强势发展,至 2006 年我们湖南省茶叶面积达 140 万亩,产量达 10 万吨,茶业产值达 35 亿元,农业产值 12 亿元,高品质的名优茶产量、产值占茶叶总产量、总产值的比重由 90 年代中期的 2 . 9 %和 16 %上升到 2006 年占 10 . 1 %和 41 % ;而有机茶的大力发展,开辟了质量茶叶的新领域,提升了茶叶品质,改变了部分产地收益的劣势,如泪罗市茶叶示范场因此而人平增收近万元;同时还由于有机茶的大力带动,还改变了我省茶叶出口格局, 2006 年我省出口茶叶达 3 万吨,金额达 4000 万美元,出口量位居全国第二,是 90 年代末期的 2 倍。同时,靠质量取胜的品牌茶叶更是俏销货缺,成就了一个个具有规模效益的品牌企业和龙头企业,支撑起整个产业的大半个江山。“茶盖中华”的君山银针靠品质卓越成为“价压天下”的湖南名茶品牌的杰出代表;经久不衰的“猴王”靠稳定的品质连年成为我国花茶销售量和销售额第一的品牌;异军突出的“怡清源”靠“源于野生”的品质,成为长沙市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;主导出口的“沙漠之舟”则凭石门茶特有的品质特征而成为非洲大陆部份国家首选品牌。他们推动了我省茶产业的快速发展,但这一切始终都是以把握质量这个关键因素为前提的。因此,我们说,质量是茶产业的生命。

  质量兴茶之路

  质量是茶产业的生命。要又好又快发展茶业,必经坚持质量兴茶。坚持质量兴茶,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,以科学的态度、科学的方法事茶;要树立市场经济观念,加快茶业产业化进程;要树立现代农业经济观念,走创新、提质、高效之路;要树立统筹观念,强化茶叶品质监管措施。

  一、更新观念,普及质量安全意识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们健康意识越来越强,对茶叶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,绿色、安全、有机和无公害产品普遍受青睐。同时,我国茶产业同其它农业一样,逐步已由数量型转变为质量效益型,国内贸易也在国际化,并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。因此必须提升茶叶质量水平,才能提高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,扩大产品市场占有量,以求得企业的生存和发展。质量安全的含义,一方面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消费观念的变化,从身心健康和卫生安全的影响方面来理解,另一方面是从产品的市场空间、企业的生存和产业的发展方面理解质量的意义。因此,普及质量安全意识,既要让广大消费者认识和了解影响茶叶品质的各个因子,认识和了解茶叶生产、加工的质量形成过程,还要让茶叶从业者和企业职工认识到茶作为食品,对其清洁、卫生、环保、健康等质量安全要求的必要性,认识到自觉执行质量安全规程的必然性,认识到强化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性,认识到质量是产品生存和企业发展命根子的现实性,从根本上找到质量兴茶的原动力。

  二、建立茶叶质量标准化体系。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,制定一定范围内可执行的从品种到茶园、到采摘、初制、精制、包装、运输、市场全过程的各个环节的操作规程、技术要求和茶叶质量标准及制度,规范和统一茶叶质量标准体系,同时,还要推进无公害、绿色、有机茶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、认可体系建设。

  三、夯实基础,抓好源头。茶园的好坏是形成茶叶品质的源头,要格外重视。为此,一是新僻茶园要向无污染山区转移,并优化和改造好老茶园周围环境,力求向生态方面转化;二是致力推广良种,建设优质、高产、抗病虫害的高效茶园;三是严格农药、化肥等投入物的使用和管理,多施有机肥,改善土壤结构;少施农药,改用农业、物理、生物等手段进行综合病虫害防治;四是建立规范化的培管体系和可追溯的农事记录制度、出口茶基地备案制度。要大力发展绿色、无公害、有机茶园基地。

  四、建立茶叶品质创新机制。加强茶叶科技人材的培养,建立茶叶质量提升科研奖励制度,鼓励和推广从品重选育,到茶园培管技术、生产技术、保鲜技术、加工工艺、农残降解技术、新产品开发、综合利用以及包装开发、清洁化、自动化研制等方面的创新成果,最大限度为茶叶品质提升提供可能的空间和潜力,增强茶产品竞争力和新产品市场的开拓能力。

  五、强化茶业全面质量管理。从茶园到企业,再到市场,要按照国家产品质量管理标准,让全员参与到茶叶品质的全程质量监控中去,形成茶农、职工自为,企业自律的氛围;严格执行农药使用规范、生产加工清洁卫生规范、包装材料使用及印刷标识规范、仓储保管、运输规范等方面的管理要求;严格执行各个环节的茶叶品质检验检测制度,强化全面茶叶品质管理的气候和产业环境。

  六、提高组织化程度,推动产业化经营。鼓励和支持茶叶资源的相对集中,改变因茶叶生产经营散、小、差而难以保证稳定品质的不足,提高标准化生产、加工水平。通过扶植和发展茶叶专业合作组织、专业技术协会和流通协会,将茶叶种植散户集中起来,提高茶叶生产的组织化程度,统一培管,统一品质;通过帮助跨区域、跨体系、跨一二产业的兼并、联合,支持优胜企业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,以“龙头企业+专业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的形式,实现一定范围、一定程度茶叶资源和茶叶品质的企业化、品牌化、产业化,在保持茶叶品质标准稳定的同时,实现整体效益的增长,达到助农增收、致富的目的。

  七、全面推行市场准入制。这是防止二次污染,保障茶叶质量及其安全的重要环节,要广泛宣传和引导企业,自觉搞好标准化改造,强化卫生管理,重点控制关键环节,完善检测设备,积极申报 QS认证。提升企业质量安全等级,突出品牌经营,更好地开拓市场,实现提质增效、创品牌的目的。

  八、建立质量监督体系。质量监督制度是确保茶叶质量安全的经常性工作和重要手段。对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规定,质量行政管理执法部门,要确立相应的法律质量职责,加大监管力度,建立健全茶叶质量检测中心,健全监管网络和基地备案制度,建立完善例行检验制度、质量公示制度、质量追溯制度、产品质量认证与认可制度、质量安全责任制度,加强对茶叶批发市场、超市、农贸市场、专卖店、工厂、茶园等场地的定期检查,并将工作做细做实。同时,建立质量协调机制,推行综合执法、联合执法,强化质量监督体系。为质量兴茶,为又好又快发展茶叶产业保驾护航。

 
标签:
永久网址:fpltalkingpoints.com